傳統教學其實不適合音樂創作教育
傳統上,教學生創作歌曲的時候,會分階段進行。第一階
段是將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的五線譜,拿掉其中幾個音符,比如在五線譜寫上小星星的曲子,將中間幾個音符去掉變空白,發給學生,讓學生自行填寫其他的音符,成為學生創作的第一步。進階課程時,老師就可以發給每個同學一張空白五線譜,說明基本的樂理後,要求學生將自己覺得好聽的旋律,寫在紙上創作出幾小節音樂。
段是將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的五線譜,拿掉其中幾個音符,比如在五線譜寫上小星星的曲子,將中間幾個音符去掉變空白,發給學生,讓學生自行填寫其他的音符,成為學生創作的第一步。進階課程時,老師就可以發給每個同學一張空白五線譜,說明基本的樂理後,要求學生將自己覺得好聽的旋律,寫在紙上創作出幾小節音樂。
看似循序漸進,但實際上是學生難過,老師痛苦的事情。這樣的教學方式,除非學生視唱能力很好,否則教完樂理後就要作曲,對本來不懂音樂,不會音樂演奏的學生而言,就不可能會知道如何創作出好聽的歌曲。「用口頭要求學生覺得好聽就寫下來的教學方法,根本是不負責任的。」
學生因為不懂音樂創作,就隨便寫幾個段落,學生常會寫出很難唱出旋律的曲子,甚至有的作業不是寫出一下跳10度音,或根本就超出鋼琴鍵盤範圍的曲子,這對身為批改作業的老師們來說,確實是痛苦的事情。對學生來說,這樣的教法對創作沒有幫助,對老師來說,也是一種折磨。
讓學生實際聽到自己創作出來的旋律
也因此,我一直嘗試找尋音樂創作軟體來協助教學,不過,過去這類音樂軟體不是售價昂貴,就是跟個人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的相容性不好,無法在學校推廣使用。當我來到自由軟體發表會後,開始嘗試另一個方法,從自由軟體下手,果然發現了音樂作曲軟體MuseScore,但當時這套軟體只有英文版,現在才推出了中文版,讓學生使用時才比過去更容易。
MuseScore主要是用來讓人製作曲子旋律的軟體,軟體的畫面就是五線譜,作者可以選擇各種音符,並利用滑鼠在五線譜上標示音符所在位置,同時,作者也可以不斷擴充音樂的小節數,依序完成曲子的製作。看起來,這套軟體彷彿就是紙本五線譜的線上版,但是,這軟體還可以讓作者選擇用不同的樂器彈奏出作者製作的旋律,這正是我最想要的功能。